找到相关内容91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东方文化的历史反思与展望*

    西方、影响西方,可追溯到公元之前。如古印度与希腊、罗马早有交流,现存汉译佛典中有一部名叫《比丘》(巴利文佛典中也有,名叫《弥兰陀王问》)的,说的是弥兰陀王(人元前2世纪左右支配西北印度的希腊人国王)在与比丘的问答后皈依佛教的故事,记载了古印度与古希腊思想文化上的不同和交流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,也远达希腊、罗马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中所记载的“大厦”系指希腊人所建之国,“大秦”则指罗马帝国。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3541691.html
  • 佛教与耶教的比较(二)

    三十年。(西元前一四○——一一○年)弥兰王曾从高僧(Nagasena杂宝藏称为伽斯),问杂佛教的教义;现存巴利文之“Milinda-Panha”(弥兰王问)与东晋(三一七——四一九)失译之《比丘》即为明证。此书于一八八九年经T. W, Rhys Davids 英译为“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”一书(见The Sacred Books of the ...

    印顺 张汝钊 史垂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4342938.html
  • 佛教的业力论

    比丘》中,米邻陀王与比丘讨论业力之神秘性的对话:  米邻陀王对比立说道:“你们佛教徒常常说,地狱中的火要比普通人间之火凶猛许多倍。你们说把一个小石头丢在普通的火中,一天也烧不尽,但是把像火山...高位者礼拜中来,下贱者骄慢中来。  喑哑者诽谤中来,盲聋者不信中来。  长寿者慈悲中来,短命者杀生中来。 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,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。  比丘中的一段对话,亦明显的说明此点:  米王...

    张澄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4543012.html
  • 忏悔析义

    不会下沉。所以,行者若如是承藉佛力、福报、功德,亦能免三途苦报。中亦有相似比喻,如《比丘》云:   “人在世间作恶至百藏,临欲死时念佛,死后者皆生天上,我不信是语……言:船中百枚大石,因船故不没,人虽有本恶,一时念佛,用是不入泥犁中,便生天上。”   (四)压伏义:这是说明透过一强而有力的外力制伏,而使其业果不能成熟招报。譬如以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4044774.html
  • “念佛三昧”行法初探

    成为佛教界的论题了。《比丘》卷下(大正32,701c~702a)说:  (弥兰)王又问:卿曹沙门言: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,临欲死时念佛,死后者皆生天上;我不信是语。复言:杀一生,死即入泥犁[地狱...挽救他免于堕落,佛示以“出家学道”,长者遵之,阿难告以修十念法,毗罗比丘于命终后转生四天王天,如(大正2,740a5~23)云:  行此十念者,便获大果报,得甘露法味。……佛告阿难:“阿难当知,此...

    释果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245077.html
  • 众经目录五卷

    罪业报应教化地狱一卷 僧护因缘一卷 比丘二卷(或一卷)小乘律单本  二十九部二百六十七卷 四分律六十一卷 后秦世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十诵律六十一卷 晋世卑摩罗叉于寿春译 僧祇律四十卷 晋世...一卷 国王不离尼十梦经一卷(一名国王十梦经)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坌身经一卷(一名波斯匿王丧母经) 施食获五福报一卷(一名五福德经一名施色力经) 四未曾有法经一卷 阿邠邸化七子一卷 放牛一卷 长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545768.html
  • 譬喻佛典之研究─撰集百缘经、贤愚、杂宝藏、大庄严论经(3)

    比丘(大正三二册)。│ │一一一则“难陀王与伽│ │ │斯共论缘” │ ...avadana “阿波陀”的譬喻之外,亦有一些含有(upama) 性质的譬喻,有趣的寓言性故事。 (二)全内容正如...

    丁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646282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特质(1)

    和合之物,而无车辆的实体存在一样,吾人的身体亦由五蕴假和合而成,其中无任何称为我的实体存在。关於这一点,在佛灭后二、三百年,有名的比丘对弥兰陀王作更详细的说明(注七)。   注五:中阿含三0、象...有情。   注七:[比丘]卷上、[弥兰陀王问],二五页以下(南传五九上、四九页以下)   比丘与弥兰陀王问答,对王说:之名只是名称,於此并无这个人我的实体存在,恰如车辆由...

    水野弘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846950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13)

    关于他的信教过程以及他与来自克什米尔的高僧的对话,见于《弥兰陀问》(汉译《比丘》)。弥兰陀是已知的最早信仰佛教的西方人。  在古希腊哲学和佛教哲学中有许多相近的思想。恩格斯就把佛教徒同希腊人...  2世纪 佛教传进大夏,希腊人国家舍竭王弥兰陀向罽宾比丘问 法。  29年 斯里兰卡为摩诃帝沙长老建无畏山寺,以大乘倾向与大寺派对立。  2年 大月氏使臣口授浮屠给西汉博士弟子,是佛教传入中国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347052.html
  • 罗汉图像研究(1)

    之外,尚有五人,皆是自佛弟子的名号中讹传出来的,其中伽犀(译为龙军),在佛灭后有同名的人;即比丘,   p. 338  依同即与弥兰王同时的人,弥兰即大夏王毕邻陀(...并且加以度化,终使他得阿罗汉道。须跋陀罗因不忍心见到佛的涅槃,遂佛而入涅槃。[60]。增一阿含经百贤圣之中谓:  “最后时证得漏尽通,所谓须拔比丘是。”  诺矩罗,即东坡颂所谓的俱罗,乾隆所钦定的拔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747459.html